筋骨草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杏林国粹经络手太阴肺经
TUhjnbcbe - 2021/6/13 2:22:00
白癜风病友微信群 http://www.xianmeng.net.cn/fengshang/xinchao/870.html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中医上说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帝内经》载:“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

十二经脉流注次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

手太阴肺经

十二经脉之一。该经起自中焦(腹部),向下联络大肠,回过来沿着胃的上口贯穿膈肌,入属肺脏,从肺系(气管、喉咙)横行出胸壁外上方,走向腋下,沿上臂前外侧,至肘中后再沿前臂桡侧下行至寸口(桡动脉搏动处),又沿手掌大鱼际外缘出拇指桡侧端。其支脉从腕后桡骨茎突上方分出,经手背虎口部至食指桡侧端。主冶咳、喘、咯血、咽喉肿痛等肺系疾病,及经络循行位置的其他的病症。

主要穴位

1.中府:为肺经首穴,护肺首穴,丰胸第一要穴。胸骨旁开六寸云门穴下1寸(脾肺之气汇集的地方)兼治脾肺两脏之病,治疗气不足,腹胀,消化不良,水肿、咳等。

2.云门穴:缓解肩膀酸痛。取坐位,双手叉腰,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外端下缘出现了三角形凹陷,在中点处取穴,距前正中线6寸。针对治疗气管炎,胸痛,哮喘,肩周炎,肺病,胸中烦闷,上肢麻木等病症。

3.天府:臂內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3寸处。治疗过敏性鼻炎。主治气喘、鼻衄、瘿气、配曲池治疗臂痛。

4.侠白: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4寸,或肘横纹上5寸处。主治咳嗽,气喘,干呕,烦满,臑痛,配曲池、肩髎治肩臂痛。

5.尺泽:手心朝上,位于肘内侧横纹上偏外侧一个拇指宽的凹陷处。这个穴位的主要作用是泻热,降逆气治疗高血压,哮喘。

6.孔最:在前臂面桡侧,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该穴具有清热凉血之功,善治血证,主治咯血、呕血等出血疾患。治鼻出血、急性咳、咽喉痛也有疗效。

7.列缺:取穴前臂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取穴时,两手虎门自然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食指尖到达的凹陷处即是。治疗感冒,咳嗽,头痛,颈椎病,脑血管后遗症,腕痛,遗精,牙痛,高血压等症。

8.经渠:前臂掌面桡侧,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腕横纹上1寸。治疗咳的要穴(虚寒性的或肺热)。

9.太渊穴:手腕部位,手腕横纹上,拇指根部侧。补气的效果非常好,是大补穴补气。

10.鱼际:大拇指根部和手腕连线中点。中医认为鱼际穴化肺经水湿,散发脾土之热,可缓解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支气管炎、肺炎、咽炎等。

11.少商:位于拇指桡侧指甲根后1分许。用手指甲点压有痛感处。用于辅助治疗扁桃体炎、咽喉肿痛、效果良好,还常用于治疗咳嗽、感冒发热、肺炎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杏林国粹经络手太阴肺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