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骨草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大美武汉ldquo绿镜头rdquo
TUhjnbcbe - 2020/12/25 17:21:00
白癜风的早期症状图片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103/5813045.html

阳光直透湖底

碧波荡漾之下

一条一条水草摇晃其中

鱼儿在“水下森林”中穿行……

长江日报影像自然工作室摄影队

利用水下摄像机

拍摄到的东湖“水下森林”

这样电影般的画面就出现在我们身边

随着武汉市湖泊治理的推进

多个湖泊水质得到显著性改善

许多湖泊出现“水下森林”的景观

什么是“水下森林”?

这几年,在水质治理以及重构水体生态领域,“水下森林”成了一个高频词。究竟什么是水下森林?它有什么作用呢?

水下森林,顾名思义就是种在水下的沉水植物,构建主要以水生植物为生产者、原生及后生浮游动物为一级消费者、鱼虾等动物为高级消费者、自然水体土著菌群与人工强化工程菌为分解者的稳定的草型营养型河道生态系统。

它可以从水层和底泥中吸收氮、磷,并促进氮、磷的释放和转化,减少水中的富养物质;抑制藻类蔓延;减缓水流速度和消除缓流,为悬浮固体的沉淀去除创造条件,并减小了固体重新悬浮的可能性;为水生多样性、优劣种群的变化提供条件,为微型动物提供附着基质和栖息场所;向空气中释放大量氧气,改善周边环境质量。

东湖“水下森林”如何形成?

临水而望,金鱼藻、狐尾藻、苦草等多种沉水植物丛生丰茂,长势喜人。眼前的这片“水下森林”,经历了4个月的持续监测与养护,是环境公司技术牵头开展实施的东湖水生态修复的重要阶段性成果。

如今,临湖而观,一池碧水格外清澈,水草摇曳生姿,鱼虾穿行其中,相映成趣。

20世纪60年代起,东湖经历了江湖相隔、草鱼开荒、蓝藻水华爆发以及非蓝藻水华等多轮水生态问题,水生植被覆盖率由峰值时期的70%降至如今的3.3%,“草湖”之实不复存在。

年4月起,东湖水生态修复工程正式开始实施,通过清理水体垃圾、设置分区围隔、种植沉水植物、投放水生动物等措施,重新构建以沉水植物为核心的水生态系统。

近几年武汉市采取多项措施,狠抓东湖水质改善,多个湖泊生态修复成功案例,因而“水下森林”景观突出。

“水下森林”

由哪几种植物构成?

水下森林主要由以下几种植物构成,它们分别是:

1.菹草、金鱼藻

冷水种,冬季生长良好,极易形成单一优势,抑制其他水生植物的生长和分布,过高密度群落春夏之交易烂根上浮,造成水生态系统健康波动。

2.轮叶黑藻

这种先锋植物可快速扩增生物量,迅速提升水体水质,但在富营养化水体中过度生长会影响水体景观,一般维护期要适度控制。

3.苦草

苦草群落相对稳定,能耐受一定低光照条件,景观效果较好,比较适宜布设于岸带水深2米以内的水域。

未来随着武汉市各区

更加重视水生态修复和水体治理

预计3—5年内

将会有更多的“水下森林”

出现在市民的视野中

为了展示武汉市“湖光山色共旖旎”的独特生态环境,为了展示两江四岸水更清,山更绿、景更美!即日起,用你手中的相机,记录绿色武汉生态环境,记录保护生态共济之美。

拿起你手中的相机,你就是这座城市生态环境的记录者!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

长江日报影像自然工作室出品

来稿小贴士:

▲向上滑动阅览更多▲

1.收稿邮箱:

qq.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美武汉ldquo绿镜头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