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骨草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专访丨南京市高淳区乡村振兴之星蒋显春
TUhjnbcbe - 2025/2/15 19:28:00

商务旅游网讯(通讯员:孔令谦)幸福是什么?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感受。据统计,南京市高淳区现有残疾人2.7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6.4%。他们虽然身体残疾,但在他们之中,却有不少人用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展示自我,创业致富,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从不幸走向幸福。日前,高淳区残联表彰了一批残疾人“乡村振兴之星”,其中固城街道禅林山村蒋家墩自然村残疾农民、螃蟹养殖户蒋显春名列其中。

6月8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位于固城街道天保联合圩内的禅林村蒋家墩自然村,穿过蜿蜒的乡甘田间小道来到蟹塘,见到蒋显春的时,他正划着小船在蟹塘捞旱扒草(又名苦草)。“苦草被螃蟹夹起浮上水面后必须及时清捞,否则会腐烂,影响蟹塘水质和养蟹效益”,蒋显春笑着向记者解释说。因为螃蟹养殖最怕的就是水质不好,稍有疏忽损失可就大了,这几天凌晨四点多就要起来巡塘捞草。

“3岁时,我患上了小儿麻痹症,腿脚就不好使唤了。”从小,蒋显春的童年就与一般的孩子不一样,不能自由自在地奔跑,不能正常大方地走路。初中毕业,看着同学们陆续升学或参加工作,蒋显春则陷入了深深地思考之中。蒋显春说,当时的自己只想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劳动天地,天底下那么多残疾人,他们都能自己养活自己,为什么自己就不可以?初中一毕业,他就随着打工潮上南京、安徽等地打工,学过泥瓦工、做过钢筋工师傅,用勤劳的汗水捞得了第一桶“金”。

年,随着高淳螃蟹养殖业的发展,蒋显春又返回家乡,承包了10多户低洼圩田养起了螃蟹。为了掌握螃蟹养殖技术,蒋显春购买了养殖书籍学习攻关,并积极参加区、街举办的水产养殖技术培训班,遇到疑难杂症请专家现场指导,从学中干,从干中学。10多年来,他精养精管,诚信做事,以小鱼小虾为主饲料,养出了高品质螃蟹,赢得了良好声誉,并将养殖面积扩大到40亩。

虽说有了一定的养殖经验,但是养蟹毕竟是个辛苦行当。蒋显春向记者介绍,养蟹时,前期要消毒、肥水,后期要捞草、换水。“除了喂食等常规环节,每天还要坚持早中晚巡塘,一点都不能马虎。”大伏天是最难熬的,小船被晒得发烫,但螃蟹还是需要喂食的。“人刚站上去就是一身汗,站时间长了腿脚就特别吃力,不过咬咬牙就挺过去了,你看我现在和常人没什么区别,都是锻炼出来的。”正因为蒋显春不怕累不怕苦,他的蟹塘年年都是大丰收。

出蟹时节,蒋显春每天深夜和凌晨都要来回地奔波于蟹塘与水产市场之间。“这有啥?只要能赚钱养家,这点苦算什么!”如今,蒋显春养蟹每年都在盈利,前些年,他自家还盖起了两层小洋楼,女儿如今也已上大学四年级了,过上了幸福小康生活。致富后的蒋显春,感恩思源,积极回报社会,村上公益事业,他积极带头捐款,村民请教养殖技术,他毫不保留地传授指导。疫情防控期间,蒋显春还带着女儿一同参加志愿值勤,彰显了残疾人的社会责任与担当。蒋显春,身残不惧苦差事,养蟹闯出新天地,好样的。为你点赞!

1
查看完整版本: 专访丨南京市高淳区乡村振兴之星蒋显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