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骨草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此作品仅有27字,却尽显草书魅力
TUhjnbcbe - 2024/5/3 18:33:00

张芝,生年不详,约卒于汉献帝初平三年(约公元年),字伯英。汉族,敦煌酒泉(今甘肃酒泉)人。东汉书法家。凉州三明之一大司农张奂之子。张芝擅长草书中的章草,将古代当时字字区别、笔画分离的草法,改为上下牵连富于变化的新写法,富有独创性,在当时影响很大,有草圣之称。

张芝塑像

“书圣”王羲之最推崇的前辈书家有两个:一个是曹魏的钟繇,一人是东汉的张芝。他说:“吾书比之钟、张,钟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然张精熟,池水尽墨,假令余耽之若此,未必谢之。”

狂草大师怀素也自谓草书得于“二张”(张芝、张旭)。草书大家孙过庭在其《书谱》中也多次提到他一生是将张芝的草书作为蓝本的,称“张芝草圣,此乃专精一体,以致绝伦”。

《今欲归帖》传为张芝之作

此作全幅仅有27字,线条虚实关系较好,点画处与引带处有明显的不同。点画萦绕以曲线为主,偶尔出现的直线又起到了强其体势的作用。结字大小不求一律。如果把第一行的“之”放在一起,是会令人咋舌的,但它们在此作中并无不妥之处。通篇来看,行气流畅,气势贯通。仔细审视,相连之字并不多。

《十五日帖》传为张芝之作

张芝所创的“一笔书”,“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如行云流水,拔茅连茹,上下牵连,或借上字之下而为下字之上,奇形离合,数意兼包”。这是张怀瓘在《书断》中对一笔书的精辟概括,同时高度评价张芝的草书“劲骨丰肌,德冠诸贤之首”,从而成为“草书之首”。

《晚复帖》传为张芝之作

《敦煌古迹廿咏》中有一首《墨池咏》赞道:“昔人精篆素,尽妙许张芝。圣草雄千古,芳名冠一时。舒笺观鸟迹,研墨染鱼缁。长想临池处,兴来聊咏诗。)”张芝正是这样苦苦求索勤奋努力,才攀登上了书法艺术的高峰,其书“为世所宝,寸纸不遗”,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草圣”。

《二月八日贴》张芝书
1
查看完整版本: 此作品仅有27字,却尽显草书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