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关节疼痛、肿胀,不少人直觉上均认为是患上痛风的症状,但原来出现类似的症状,不一定患上痛风,也可能是「假痛风」!痛风都有分真假?两者症状有何分别?假性痛风又有没有预防和治疗方法?
痛风是什么?
痛风,是一种因关节累积过多尿酸引致的病症。当患者体内的尿酸过多,又无法以排泄方式排走,导致血液内的尿酸浓度过高。若情况持续,血液内的尿酸便会形成结晶(尿酸盐),并积聚到关节上,当人体的白血球攻击这些结晶时,就会出现发炎和疼痛症状。
假性痛风是什么?
「假性痛风」属于一种急性关节炎,主因是一种名为「焦磷酸钙结晶(CPPD)」的沉积物,在关节上的软骨积聚引起,由于CPPD成分并非由尿酸组成,因此与导致尿酸过多的高嘌呤饮食习惯无关。
综合各方资料,目前研究人员仍不清楚CPPD形成的原因,惟以下因素均有可能是引致假性痛风的原因:
1.家族遗传
2.膝盖曾受伤或进行手术的人士
3.患有甲状腺机能低下
4.患有副甲状腺机能亢进
5.血液内的铁或钙含量过高
6.血液内的镁含量过低
7.60岁或以上人士,不论男女
如何分辨真、假痛风?
两者最主要的差异是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约9成痛风患者是40至60岁男性,而假痛风患者男女比例相若,60岁或以上会较高危。
不论是痛风抑或假性痛风,两者的患处均会出现因发炎而引致的剧烈疼痛,亦会有红肿及发热情况。
不过,痛风发作时的疼痛维持时间较短,痛楚会在数日内逐渐减退,而假性痛风的疼痛现象,虽然疼痛程度不及痛风,可维持数日至数星期,与退化性或类风湿关节炎的痛楚较相近。
与痛风一样,假性痛风主要患处是位于较大的关节位,如膝盖、肩膊、手腕、脚踝等,但假性痛风则不一定会在大拇趾(脚趾公)及手指关节出现患处。怎样确认假性痛风?是否可预防?由于真、假痛风的症状非常相似,故一般人要分辨真、假痛风并不容易,到医院检查是最好方法。医生可透过X光、磁力共振(MRI)、抽取关节液或验血等方式,检查病人软骨组织有否出现异常钙化,或患处是否积聚CPPD,以确认是否患上假性痛风。不过,由于医学界现时仍不清楚体内积聚CPPD的原因,至今仍没有针对假性痛风的预防方法。有研究显示,近一半的85岁或以上美国人,均患有假性痛风,当中女性患病的比例较高。倘若不幸中招,主要可透过药物治疗,以纾缓痛楚,例如服用消炎止痛药,或将类固醇等抗发炎药物注射到患处,而治疗痛风的秋水仙硷亦可用作预防假性痛风发作的用途。预防痛风小贴士至于预防痛风的方法,主要可从改善饮食和生活习惯入手:1均衡饮食减少进食动物内脏、海鲜、红肉等较高嘌呤含量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坚果、豆类、低脂乳製品、以及全榖类食物。2减少饮酒及果糖含量高的饮品啤酒及其他酒精饮品嘌呤含量较高,而果糖在体内代谢后,会释出嘌呤及助长尿酸产生,其中汽水含有大量果糖糖浆,不宜多饮。3多饮水摄取水分能增加尿量,促进身体排出尿酸。成年人应每日饮用6至8杯流质饮料,以清水为佳。4多做运动,保持适当体重由于过重和肥胖会增加痛风机会,做运动除了能强身健体外,还能减低肥胖风险。不过,减肥应採取循序渐进原则,因快速减肥或会令身体尿酸临时升高。
?帝仁普林散プリナックス
左右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