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地被植物的分类与选择
地被植物,作为多年生低矮植物,展现出极强的适应性。它们不仅包括匍匐型的灌木和藤本植物,还具备观叶、观花以及绿化和美化等多种功能。在选择地被植物时,我们应遵循以下四个标准:首先,其植株高度需低矮,通常分为30cm、50cm、70cm等几种,且一般不超过cm;其次,绿叶期要足够长,以便能有效地覆盖地面并发挥防护作用;再者,生长势必须强健,繁殖和拓展能力强;最后,适应性也是不可或缺的,它们应能抗干旱、抗病虫害、抗瘠薄,从而便于进行粗放管理。
观赏特点分类
从常见的景观应用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将地被植物进行多种分类,以便为园林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观花地被植物,以一、二年生花卉及宿根、球根花卉为主,常选的花卉有二月兰、黑心菊、金鸡菊等,它们不仅花期长,而且花朵繁茂,具有较强的扩展力和繁殖能力,同时栽培简单、管理粗放。
观叶地被,这类地被植物以其独特的叶色和叶姿吸引人们。常见的有蜂斗菜、八角金盘等,它们叶色丰富,观叶期长,非常适合欣赏。
常绿地被,即四季常青的地被植物,如铺地柏、麦冬类等。这类植物无明显的休眠期,春季交替换叶,保持四季常绿。北方寒冷地区常采用此类地被植物,而南方地区可选的常绿地被更为丰富。
落叶地被,指秋冬季地上部分枯萎落叶,来年可发芽生长的地被植物。如萱草、玉簪等,适合建植大面积景观。北方大部分地区常采用此类植物,其种类繁多,既有观叶、观花,也有观果的植物。
环境特点分类
地被植物可以根据其配植环境进行分类。常见的配植环境包括公园、广场、居住区、街道、屋顶等。在每个环境中,地被植物的选择和配置都会有所不同,以适应特定的生长条件和景观需求。
喜光地被植物,如金鸡菊、一枝黄花、常夏石竹和黑心菊,它们偏好光照充足、场地开阔的环境。这类植物在全光下生长状态最佳,若光照不足,则可能茎细弱、节伸长,甚至开花稀少。
耐半荫地被植物,如石蒜、二月兰、连钱草和常春藤凤仙,它们既能接受一定的光照强度,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耐荫。这类植物适合栽植在林缘、树坛下或稀疏树丛处。
林下地被植物,如玉簪、虎耳草、白芨和蛇莓,它们适合在郁闭度高的乔灌木下层生长。这类植物在全光照环境下生长状态不佳。
耐旱地被植物,如景天类、野菊花、小冠花和白三叶宿根福禄考,它们偏好排水良好、环境干燥或坡地。这类植物通常根系发达、抗逆性强且喜光。
耐湿地被植物,如溪荪、黄菖蒲、鱼腥草和射干,它们适合生长在湿润的环境中,如溪边、沼泽或湿地。
耐盐碱地被植物,如鸢尾、多花筋骨草和金叶过路黄,这类植物能在贫瘠或轻度盐碱地中正常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