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学名:Ajugadecumbens中文名:金疮小草科属:唇形科筋骨草属俗名:散血草、苦地胆、青鱼胆、青鱼胆草、鲫鱼胆在广东地区颇为常见,其显著特征是在植株开花时,会展现出基生叶,这些叶片平卧在地面上,并且具有匍匐茎,每节都能生根。
形态特征:
金疮小草是一种一年生或二年生的草本植物,其匍匐茎可长达20厘米,并被覆着白色长柔毛。这种植物具有较多的基生叶,其形状为匙形或倒卵状披针形,先端呈钝圆状,基部则渐窄并下延成翅。金疮小草的花序为轮伞花序,其上花朵密集,下部则相对稀疏,整体组成一个长7-2厘米的穗状花序。苞叶呈现披针形,而花萼则是漏斗形,其三角形萼齿及边缘仅疏生柔毛,其余部分无毛。花冠的颜色为淡蓝或淡红紫色,偶尔也会出现白色,其形状为筒状,并疏生柔毛,内部还具有一个毛环。上唇的形状为圆形,先端略带微缺,而下唇的中裂片则呈窄扇形或倒心形,侧裂片则为长圆形或近椭圆形。小坚果的合生面约占腹面的2/3。
生态习性:
金疮小草的花期跨越3月至7月,果期则从5月延续至月。这种植物主要生长在长江以南的各省区,最西可至云南西畴及蒙自。它常生于溪边、路旁以及湿润的草坡上,海拔范围在-米之间。金疮小草的全草都可以入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痈疽疔疮、火眼、乳痈、鼻衄、咽喉炎、肠胃炎、急性结膜炎、烫伤、狗咬伤、毒蛇咬伤以及外伤出血等症状。8、学名:Ajuganipponensis中文名:紫背金盘科属:唇形科筋骨草属俗名:白毛夏枯草、白头翁、见血青、筋骨草、退血草、散血草、石灰菜、破血丹、矮生紫背金盘在广东地区较为常见,其独特之处在于植株开花时通常不具基生叶,茎或直立或平卧,并从基部分生出多个分枝。
形态特征
紫背金盘是一种一年生或二年生的草本植物,其高度可达20厘米或以上。它的茎直立,有时也会平卧或上升,茎上覆盖着长柔毛或疏柔毛,基部则带有紫色。这种植物的基生叶很少见,而茎生叶则呈现倒卵形、宽椭圆形、近圆形或匙形,长度在2-4.5厘米之间。叶子的先端是钝的,基部则是楔形并向下延伸,边缘有粗齿或不整齐的波状圆齿,两面都稀疏地覆盖着糙伏毛或柔毛。叶柄的长度在-.5厘米之间,有时甚至能达到2.5厘米,并且带有窄翅,有时呈现紫绿色。
紫背金盘的花序是由多花组成的轮伞花序,这些花序再组成穗状花序。苞叶呈卵形或宽披针形,花萼则形似钟状,上部和齿缘都覆盖着长柔毛,萼齿为三角形。花冠的颜色是淡蓝或蓝紫色,偶尔也会出现白色或白绿色,并且具有深色条纹。花冠的筒部长0.6-.厘米,上面稀疏地覆盖着短柔毛,内面近基部的地方则有一个毛环。上唇部分要么2裂,要么微缺,而下唇的中裂片则呈扇形,侧裂片则是窄长圆形。
生态习性
紫背金盘的花期因地理位置而异,在我国东部地区通常在4-6月开花,而在西南部地区则从2月持续至翌年3月。果期在前者为5-7月,后者为-5月。这种植物主要生长在我国东部、南部及西南各省区,西北至秦岭南坡,河北也有记录但尚未发现标本。它喜欢生长在田边、矮草地湿润处、林内以及向阳坡地,显示出极强的适应性,能够在海拔00-米的范围内生长。
紫背金盘的全草都可以入药。它可以煎水内服,用于治疗肺脓疡、肺炎、扁桃腺炎、咽喉炎、气管炎、腮腺炎、急性胆囊炎、肝炎、痔疮肿痛等多种病症。同时,它还可以用于治疗金疮、刀伤、外伤出血、跌打扭伤、骨折等外伤病症。此外,紫背金盘还可以用于兽用治疗牛马肚痛发水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