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健康中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98%E4%BA%91%E6%B6%9B/21900249?fr=aladdin一个多月前,学校下了个通知,新校区每个学院获得一块菜地,用来做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这是一块“生地”,表面的熟土早就被移走,在围墙外推成了一块土山。地面遍布肉眼可见的杂草,且土质坚硬,夹杂着数不清的建筑垃圾。招呼了学生深翻土地,但效果甚微,原因是有些地方胶泥土比较多,连洋镐都不好撼动,更多的是由于学生不会劳动,不懂耕作,劳动偷懒,所谓深翻,只是翻了个皮皮,什么作物都种不了。
想把一大片土地经营好,需要打破大锅饭。在按科室划分了土地后,我们内部又果断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每个人大概平均分得14平米的土地。
我的土地不足12平米,建筑垃圾不多,但是地势低,胶泥土多,洋镐搞不动。隔壁同事挖了一个鱼池,运出来的土用来填洼,解决了地势问题。但土壤不行,有机质、腐殖质几乎为0,想让作物丰收也是空谈。
除此之外,领导还安排了几倍于我的土地,让种植些易成活的花草等。翻地、播种、除草等任务重重。
这一代学生是最幸福的一代,享受着改革开放的红利,享受着一个家族几代人的呵护,以至于在农村生源占据了80%的学校里,想找几个会种地的学生都很难。大部分学生不接触土地,不会使用劳动工具,不懂播种,不清楚时节,不认识作物——这是我万万想不到的。
现在的学生离城镇越来越近,距离土地越来越远。我臆想中,学生身上应该有着更多的淳朴,但实际情况却是他们热衷游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带来的是懒惰和生活技能的丧失。
作为班主任,数次号召学生来翻地,但是“叫不来人,学生来了晃一晃就跑”时有发生。因此,我时常在想,劳动教育究竟在教育谁?
班会中,我数次提到从“翻地”中我看到了什么——没有人愿意站出来组织一次劳动,少有人带着享受的心情观察一株株细小的生命。他们眼中缺少好奇,对周围变化熟视无睹,对同学关系冷漠、对生活缺少观察者居多。他们认为正在发生的事情与自己无关,生活中的变化可以忽略。“和自己没有半毛钱关系”是我听到的最刺耳的答案。
如果生活没有惊喜,没有值得欢呼的“小确幸”,生活对他们而言还有什么?难道只有游戏?
说说我在十余平米的土地(包括一个花池)上种植了什么:
1.可食用作物:西红柿(多个品种)、*瓜、丝瓜、南瓜、韭菜、大葱、小香葱、荆芥、香菜、羊角蜜、樱桃萝卜、生菜、金鸡菊(多个品种)、玉米(多个品种)、花生(多个品种)、豆角(多个品种)、焦芋、甘肃百合、空心菜、秋葵(多个品种)、草莓等。
2.观赏性作物:薰衣草、百里香(多个品种)、鼠尾草(多个品种)、马鞭草(多个品种)、耆草、墨西哥飞蓬、虾夷葱、澳洲柑橘、花烟草、筋骨草(多个品种)、百合(多个品种)、朱顶红(多个品种)、溲疏、太阳花(多个品种)、唐菖蒲(多个品种)、睡莲(多个品种)、碗莲、大丽花(多个品种)、绣球(多个品种)、铁线莲、风车茉莉、向日葵(多个品种)、月见草、漏斗菜(多个品种)、蕨(多个品种)、绣线菊(多个品种)、覆盆草(多个品种)、多肉(多个品种)、波斯菊、铁线莲、金银花、黑眼苏珊、花叶络石(2个品种)、羽毛草还有几种观赏草等。
没有总结,真想不到自己种了这么多品种的东西。我想用这块“分配地”干嘛?毕竟我没有当过农民,没有种植农作物的经验,但是好在养花经验积累尚可,在种植方面顺手捏来。
1.认识一些植物,享受不同植物带来的乐趣。如植物本身的质感,柔软的叶子、独特的香味,好看的花朵,这些元素可以舒缓身心,治愈力满分。
2.学习播种、扦插、种植等技能,这些能让生活变得美好。
3.尝试生态绿色的种植方式——如尝试不打农药,使用农家肥,用发酵草覆盖土壤一是改良二是抑制草的生长三是保湿。未来想带着学生做些手工,如昆虫屋等,贯彻环保理念,毕竟我在花池里也安排了一些蜜源植物,对蜜蜂等昆虫很友好。这是很好的环保教育。
4.热爱劳作,告别懒惰。在劳作中,增强责任心,锻炼沟通能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