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骨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端午节端午安康 [复制链接]

1#

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传统习俗

扒龙舟

古代的吴越部族以龙为图腾,为了表示自己是“龙种”身份,他们不仅有断发文身的风俗,而且在每年端午这天,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其中便有类似于今天的竞渡游戏,这就是竞渡习俗的由来。划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古代龙图腾祭祀的节仪,乃遗俗也。

扒龙舟历史悠久,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龙舟竞渡分为请龙、祭龙神、游龙和收龙等几个版块。龙舟竞渡前一般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先要请龙、祭神。在端午前要择吉日从水下起出,祭过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福佑、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在湖北的屈原家乡秭归,也有划龙舟祭拜屈原的仪式流传。

挂艾草与菖蒲

在端午节布置种种可驱邪祛病的花草,来源亦久。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端午节重要内容之一。如挂艾草于门,《荆楚岁时记》:“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气。”这是由于艾为重要的药用植物,又可制艾绒治病,灸穴,又可驱虫。五月艾含艾油最多,(此时正值文生长旺期)所以功效最好,人们也就争相采艾了。往往会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人们用它来驱病、防蚊、辟邪。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菖蒲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端午食粽

粽,即“粽籺”,俗称粽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用箬叶(或柊叶)包裹而成,形状多样,有尖角状、四角状等。粽子由来久远,最初是用来是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传入北方后,用黍米(北方产黍)做粽,称“角黍”。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放纸鸢

纸鸢,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属于一种单纯利用空气动力的飞行器。在中国南方一带,端午节儿童放纸鸢称为“放殃”。

洗草药水

草药水,即是古籍记载的沐兰汤,端午日洗草药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端午日是草木一年中药性最强的一天,端午日遍地皆是药。端午期间,我国不少地方有采草药煮草药水沐浴的习俗,端午草药的药性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岁时广记》卷二十二“采杂药”引《荆楚岁时记》佚文:“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关于洗草药水习俗的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西汉末的《大戴礼记》中,但文中的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或草药,有香气,可煎水沐浴。此俗至今尚存,且广泛流行。在广东,儿童用苦草麦药或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煮水洗,少年、成年男子则到江河、海边冲凉,谓之洗龙舟水,洗去晦气,带来好运。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草、菖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

拴五色丝线

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被视为吉祥色。端午以五色丝线系臂,曾是很流行的节俗。传到后世,即发展成如长命缕、长命锁、香包等许多种漂亮饰物,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在端午节这天,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以驱邪。传统之俗,用红绿*白黑色粗丝线搓成彩色线绳,系在小孩子的手臂或颈项上,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至七夕“七娘妈”生日,才解下来连同金楮焚烧。还有一说,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雨中,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谓之可去邪祟、攘灾异,会带来一年的好运。

相关谚语

1.“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首童谣所唱的便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2.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3.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

4.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

5.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6.喝了雄*酒,百病远远丢。

7.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

8.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9.端午节,天气热;五*醒,不安宁。

10.端午(五)请菩萨,端六发乌贼。

11.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12.氹氹转,菊花园,炒米饼,糯米团,五月初五系龙舟节,阿妈叫我去睇龙船。

13.未食五月粽,被褥不甘松。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未食五月粽,破裘毋甘放。未食五月粽,寒衣勿入栊。未食五月粽,寒衣未入栊。食过五月粽,寒衣收入杠,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未食五月粽,寒衣不入栊,食过五月粽,不够百日又翻风。

文化内涵

端午节在传承发展中被赋予了很多文化内涵。

文化意蕴:关于端午祝福是该说“快乐”还是“安康”的讨论,背后其实是民众对节日精髓、传统面目的探寻,是希望能原汁原味地还原端午节的文化意蕴。

爱国之情:人们纪念屈原,不只是因为他的艺术造诣,更是因为他伟大的灵*和深沉的爱国之情。

家国情怀:端午节里的家国情怀,更有大力弘扬的必要。对于很多人来说,端午节是个小长假,但对于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人员、客运工作者、环卫工人等许许多多奋战在一线岗位的人来说,依然是“战斗”的节奏,正是他们的默默坚守和负重前行,才有了“安康”的端午节。他们的行为本身,就是对家国情怀的诠释,也值得全社会感念。

仪式感:每到端午节,各地都会组织各式各样的节日活动——诵读《离骚》、包粽子、做香包、划龙舟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构筑起节日的仪式感,人们在参与的过程中,渐渐地与传统亲近。

赤忱的爱:端午节所承载的这种对祖国、对民族赤忱的爱,足以凝聚起我们持续拼搏和奋斗的磅礴力量。

传承责任: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传承好发扬好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是历史交予我们的责任。

办园目标:幼儿喜爱教师幸福家长满意的成长乐园。

办园宗旨:发展幼儿成就教师服务家长回馈社会。

编辑:张思

审核:王永涛张宇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