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骨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常艳青甲子山上本草香 [复制链接]

1#
吡美莫司乳膏治白癜风效果如何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21518.html

不管是神秘的雪域高原、茂密的原始丛林,还是喧嚣的城市边缘、隐闻鸡鸣犬吠的山间一隅,每一味本草都有适应其生长的最佳境域。比如五月的甲子山,此时草木葳蕤,繁花似锦。行走其间,本草独特的芬芳便会扑鼻而来,清新至极,沁人肺腑。

位于荣成宁津境内的甲子山,民间传说因峰顶上的两块形似笔架的巨石而得名“笔架山”,后几经演变而成为今天的甲子山。站在甲子山山顶举目眺望,朝阳山遥遥相对,石岛湾、黑泥湾近在咫尺,山下田陌交错,好一派清平祥和的景象。

理想的环境,是人居的重要条件。自古以来,庙宇行宫,多数建筑在高山、海岛、多林木的风景优美之地,正所谓“天下名山寺占多”。山水相依、气候高爽的地方,多是风水宝地。

在甲子山峰顶南边,因地势建有一座长约三四十米、宽约二三十米、规模较大的道观。据当地老人讲,这座道观大约建于明朝永乐年间,香火曾经十分繁盛。由此可想象到,当时的甲子山上该是何等得热闹。道观的地基现仍保存完好,轮廓依然清晰可辨。不唯如此,甲子山麓,尚有一座老少皆知的福泉寺。从其遗址挖掘出来的石碑看,福泉寺当建于隋唐时期;还有山下的留村等地名,都足以证明甲子山周边,具有悠久的人文历史和文化。

洁净而充足的水源,新鲜的空气,充沛的阳光,良好的植被以及幽静秀丽的景观,是人类最适宜的自然环境。

相比人类,那自然的精灵——本草,更是能够敏锐感知自己所处生境的优劣。自然界“适者生存”的法则表明,在优胜劣汰地淘洗过滤后,它们最终得以生存下来,必定是最强大、优质的物种了。

诸多的本草植物选择在甲子山上“安家落户”,它们依山观海、繁衍生息。那些淡*或明*,淡紫或深紫的花草,点缀于葱茏的绿意间,显得分外娇娆、生机盎然,其中不乏珍稀名贵的本草药材。

开着淡*小花的是委陵菜,这种又被称为“蛤蟆草”的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有一个关于“救人于危难之中”的故事。古时候有个猎人,患痔疮多年,一直无药可医。一天,猎人从蟒蛇嘴里救下了一只小蛤蟆。当晚,大蛤蟆为了报恩,就把一些草送给了他,并告诉他捣碎后外敷。猎人用后不久就痊愈了。这种草就是蛤蟆草。

“随风轻舞逸天涯,时暮悠然伴彩霞。盛景险峰皆过眼,甘将春喜送千家”,说的是蒲公英,它此时正插着金簪,一身朝气。不久,它就会随风飞舞,最为随性地落地生根。

背阴坡上,有成片的元胡出现,让人惊喜。元胡在荣成的几处大山中都极为罕见,即使是有也只是零星出现。如今它在甲子山簇拥成片,最是难得。生长于甲子山沙质土壤里的这片元胡,此时正开着淡紫色花朵,在暮春的风中摇曳。它的出现说明了甲子山的这片沙质土壤中含有丰富的腐殖质。

叶面上长满白色小绒毛的多花筋骨草,叶片间尽是紫色的小花,一层叶子一层花,像莲座宝塔。据本地药师梁善勇的《百味本草的前世与今生》一书中介绍:筋骨草被人认识、发现和使用的历史不算长,在明代以前的典籍中不见记载,而今天则成为一味清热凉血、退热消肿的常用药。

如果说那些春日里开花的本草,是以艳丽的装束博得眼球的话,绿意绵绵的本草们就显得低调多了。

清代李渔曾说:“饮食之道,细切肉类不及禽鸟之野味,野味又不及佳蔬,这是它更接近自然的缘故。”霞草,俗称山苜楂,可谓野菜中的第一品,焯水后做凉菜或是包包子、饺子口感极佳。此时,它正在甲子山的各个角落里撒欢地疯长着。霞草对生存环境与条件要求极高,只生长在高山上,拥天地之灵气,吸山川之精华,沐娇阳之恩宠,得雨露之滋润,称得上“深宫之闺秀”。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此地的父老乡亲是极有口福的了。甲子山上随手可取的鲜嫩霞草,是春日里舌尖上的美食。

俗称“九死还*草”的卷柏,在甲子山中也有分布。年,日本有位生物学家发现11年前制成的生物标本竟然“还*”复活,这就是卷柏。卷柏的生命力很强,它的根能够在干旱时自行与土壤分离,遇水而荣后,根再重新钻到土壤里复活。但同时,卷柏对生存环境要求十分苛刻,它只生长在空气清新的大山上,如果周围的环境受到工业污染,它就会真的死去,永不“还*”。人们将其称为自然环境的“晴雨表”,哪里有卷柏就说明哪里的生态自然环境好。

甲子山不仅遍布杏叶沙参、防风、仙鹤草、垂盆草、叉分蓼、八宝景天、鸢尾等常见本草,还有太子参、紫参、苍术、白苞蒿、三月泡等珍稀本草,在整个荣成地区都极其罕见。诸如苍术,在人工种植工艺尚不成熟的现在,用药所需只能依靠野生资源……甲子山中的本草种类繁多,匆匆一瞥间就能多达几十种,足见本草们对甲子山气候、土壤、生态等方面的青睐和认可。

于沉寂中孤守,是甲子山本草的智慧。无需任何人为耕种,不用任何人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