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骨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以绿色作底色,靠特色促发展星 [复制链接]

1#
黑龙江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www.guanxxg.com/news/roll/1561545.html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给巫山留下了壮丽的诗篇。但对于巫山人而言,真正充满诗意的,是群山叠翠之中世代耕耘的田园……

红椿乡坐落于巫山县西南部,位于巫山山脉南段,平均海拔米左右,是一个有着浓郁土家风情的高寒乡。近年来,当地结合乡村旅游开发,形成了以场镇为中心,以狮子包、徐家大坪、放马场、野山谷为热点的休闲场所,成为人们首选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地方文化

红椿境内山形奇特,成窝头状分布,山与山间形成带状槽地和平坝,是居住和耕种的场所。境内自然景观较多,以溶洞、天坑、松林、草地为主,丰富的绿色植被释放大量氧气,犹如天然氧吧。

骡马古道是连接重庆与湖北的一条石板路,据当地人介绍,在很久很久以前,湖北建始与巫山、奉节就是通过这条道路运输食盐、硫磺等物资。如今,古老的商队虽再不会从这里走过,但你我却可以在这里感受曾经的辛秘。

野山谷的海拔在米左右,这里绿树成荫,流水淙淙,是一个充满了原始野趣的好去处。野山谷仅有一条石子小路与外界相连,沿着石子小路往丛林深处走去,几个天然的水塘映入眼帘,蓝天白云倒映在水中,宛若通透蓝宝石。

红椿乡是一个土家族乡,高炉村是当地打造的特色土家村寨。村寨里,改造后的土家特色民居十分别致——统一的飞檐翘角、淡黄色大门,透着浓浓的土家气息。在村寨最核心的位置有一个广场,广场的舞台经常上演当地各种民俗表演。

特色产品

红椿乡属于典型的高山气候,其特点是立体气候明显,四季分明,全年雨量较充沛,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作物种植,农业一直是红椿乡的强势产业。

牛膝有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的功能。红椿乡红椿村是牛膝主要产地,该村有村民户,其中多户村民种植牛膝,种植面积多亩,是名副其实的“中药材之村”。

巫山魔芋种植历史悠久,红椿乡也是魔芋的种植地之一。魔芋加工后味道鲜美,麻、辣、香皆宜。结合川菜所烹饪出的各色美食,更是令南来北往的游客流连忘返。

翡翠凉粉是蜚声中外的三峡地方特色小吃,由生长于当地的一种名叫“臭黄荆”的植物制成。大概是因为这种植物叫臭黄荆,所以,这种凉粉便叫“臭叶子凉粉”,一直沿用至今。后有人根据它碧绿如翠的颜色,取了一个诗意的名字──巫山翡翠凉粉。

星瞰红椿乡发展

红椿乡的西面与奉节县接壤,北面与建始县相连,为巫山、奉节、建始三县交界乡,号称巫山县西南门户。但山高林密的地理条件严重限制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要想富,先修路,改善基础设施成为当地发展的首要任务。

以该乡的大坪村为例,上图为大坪村年和年的影像对比图,从图中能够明显地看到,红色区域内的道路,在三年间升级为一条更宽阔、更平坦、更通达的公路。如今,该乡基本村村都通了公路,不仅改善了当地人的出行条件,更带动了当地产业的发展。

要脱贫,产业先行。属于典型高山气候的红椿乡充分利用自身的地域特色,大力发展以庙党、牛膝为首的中药材种植业,开发高山蔬菜大棚项目,生产蘑菇、畜牧山羊、土鸡……上图所示区域位于瓦店村,对比图中变化可以看到,在年时,此处新建了加工车间,反映出当地的农业发展蒸蒸日上。正是对自身条件有了清晰的认识,红椿乡才能找准定位,在发展的道路上事半功倍。

而在偏岩村亦是如此。从上图中可以看到,这片区域在三年当中的变化主要是农业生产设施的变化——新建的农业生产设施取代了原本的设施。生产工艺和种植水平的不断进步,让红椿乡出产的中药材得以称霸市场,收获美名。

除此之外,由于红椿乡年均气温10.6℃,夏季温度也只有25℃左右,是纳凉避暑的绝佳之地。当地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完善宾馆、农家乐等配套设施,让游客来到此处能够吃农家饭、品农家茶、住农家屋。还打造了野山谷、骡马古道等旅游景点,让游人们可以在光滑“骡马古道”石板上谈天说地,欣赏巫山山脉的别样风光。

激活绿色产业,在道地药材、乡村旅游上大做文章,让红椿乡收获了“重庆气候清凉避暑胜地”“庙党之乡”“休闲养生避暑之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之乡”等称号。现在,红椿乡正阔步迈进在小康的路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